The fifty-fifth station✈ CAFE De L'OUEST
商家/地名:西城咖啡 | |
商家電話:(02) 2314-6998 | |
活動區域:北區 | |
地址/路標:台北市萬華區隆昌街3號 |
坐在西城街角的咖啡館,點上一杯咖啡,望著眼前流動的世界,我隨著相機裡的視野在城市裡四處捕捉,夜晚城市裡的一切比起白天顯得更有魅力,一種屬於夜的顏色,讓我深深著迷。
走過八角堂和十字市集,斑駁的紅磚瓦述說著那時曾經走過的時光,就像在美國的時候,坐在陽光灑進棚內的咖啡廣場,一股暖流劃開想來打擾的寒風,一杯拿鐵,溫暖著正在城市裡遊蕩的我。
越過西門紅樓南廣場的圍牆,旁邊有一條叫隆昌街,街道十分地窄小,店家在外頭掛上一盞歐式仿古路燈,讓行旅的人有個方向,好找得到歇腳處,這間用燈光點綴的小店,與週遭冷清的景象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。
CAFE De L'OUEST 西城咖啡,是「魯米爺」、「 Café Odeon」的女主人宝宝的第三家店,於去年12月26日正式開張,是結合魯米爺的墨西哥料理及 Café Odeon 的 illy 咖啡和啤酒。
這裡原本是宝宝的夥伴,李先生的房子,已經有段歷史的痕跡了。
從一開始是賣布的店鋪,後來改建成車庫,再變成出租公寓。
一直到出租到期房客離開之後,這兒就變成私人聚會的場所,對西門町這塊不甚了解的宝宝漸漸發現到這兒的商機,有了以前遊覽過國外許多城市的經驗,她想在西城這個地方作到一個四處都可以喝的咖啡。
行動派的宝宝在和李先生商量過後,四月份就開始動工,五月就完工了。
因為這周遭不是很明顯,但也因為結識了四周的好友,才讓咖啡店慢慢成型。
宝宝說,剛開始來捧場的客人不外乎這邊的上班族跟自己的朋友、住附近的朋友、朋友帶朋友、另外兩家店的老顧客,讓下完班後想放鬆閒話家常的人,來這邊喝兩杯,因為都是自己的朋友居多,所以常常就在吧台這邊玩成一團,喝醉了之後就上去樓上的客房休息,試營運兩個禮拜,等到正式營業之後就不能喝醉了。(笑)
店內有許多歐式及仿舊式風格的擺飾,例如這個日據時代設計的銅燈。
還有這裡有著哈利波特斜角巷味道的地方…
在義大利仿舊傢俱店買的掛鐘,背面是歐洲時間,前面則是台灣時間。
往後面看,擁有濃厚的歐洲古典韻味的「西班牙吊燈」。
室內設計出身的宝宝,看得出來很喜歡用燈光的顏色劃分出各個不同的空間領域,每踏進一步就會有不同的感受跟驚奇。
在各種小細節上都不馬虎, 就連廁所裡面也可以讓她佈置成一座小小花園…
這邊也貼心為女性顧客準備衛生棉片。
這裡的 illy義大利國寶級咖啡可是和 7-ELEVEN的 CITY CAFÉ同等價錢,但等級卻是有落差的。
除了 illy咖啡之外,這裡賣的啤酒也是相當與眾不同。
筆者先是認識了宝宝,才認識了比利時啤酒;而這次又讓我有機會喝到瑞士、奧地利這兩支啤酒。
像這兩瓶瑞士來的有機啤酒,橘色那瓶是帶點橘子香氣的啤酒(不同一般的水果啤酒口感,蠻香的),文字是:「speak with someone from another planet」,聽說台灣的代理商還希望把這樣的設計概念賣回瑞士。
Calvinus Bier 5.2%acl
麥香非常濃郁,加了柑橘和香草,嘗到淡淡的果香,喝到不同層次味道。
另一支限定款「滿月」。釀酒師相信,日月精華對酒精有種神秘力量,所以每逢月圓才釀造這款「滿月啤酒」。
Vollmond Bier 5.2%acl 甘甜和澀味平衡得恰到好處,口感圓潤,餘味悠長,讓我很幸運的喝到它。
寫到這裡,想跟大家說,CAFE De L'OUEST 不是只有這樣而已。
開咖啡店並不一定只是賣咖啡吧,西城咖啡的另一個機能可是能讓背包客休息的民宿。
原來咖啡廳旁邊有一棟獨棟的公寓,宝宝一開始的想法是把樓上四間房間當作長租型的客房出租出去,進而創造出像這樣lobby空間的咖啡廳,而lobby即是服務房客的出發點。
民宿不管外觀,或是精緻的內部,這樣的型態在國外像是奧地利都是相當常見。
去年六月開始,又展開長達三個月的試營運,目的是在三個月過後樓上會有空房,可以整理出租。
一開始的idea是往長租型的方向想,主要是針對外地上來的家庭或是上班族,一個月九千或一萬出租。
這棟公寓在改造前是四層樓,一層一間,本來是李先生和兄弟姐妹住在一起的地方。
而且原本四樓還有間放祖先牌位的供堂,宝宝為了和李先生的家人協調並達成共識,花了不少時間,直到八月供堂移到桃園之後,這個計畫才正式決定要執行。
九月,資金籌備完畢,十月四日決定動工拆除。
在動工前的十幾天,身為基督徒的宝宝,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禱告敬拜神,希望工程能進行順利。
原本預定十二月二十六日會完工,而那時候宝宝說她壓根兒沒有想到之後會改成日租。
十月四日當天,開始動工拆除,經過一個禮拜的拆除,再經過一個半月的設計,十一月中準備進行第二輪的動工。
就在這段時間發生了一段插曲…
一位李先生來到宝宝的另一家店魯米爺用餐,就在同時一位網路公司的人要來店中找他。
當時這位網路公司的人跟宝宝說要找李先生,宝宝還一頭霧水,心想:老公不是正在西城顧店嗎?
後來經過釐清才知道這位李先生是店中的客人,而網路公司正要找他刊登民宿的廣告。
這位李先生是作「部落格出租」的,所謂的部落格出租是幫房東仲介房客的一種服務,以部落格的方式和房客作房型的介紹、彼此聯繫、下訂單,金流的橋樑。
和李先生這樣談過之後,才讓宝宝冒出了背包客日租的點子。
所謂的背包客,這個名詞是由英文Backpacker 直譯而來,最一開始是從Backpacking(背著背包作長途旅行的人)這一詞轉變而成。被稱呼為背包客的旅行者往往是在有限的預算下進行的,通常會在行程出發前先物色好旅社,而這種原先從歐美傳過來的文化,台灣則是最近才興盛起來。
宝宝發覺到這個商機不錯,而且咖啡廳以後也可改成24小時營業,於是在十二月初馬上更改計畫,把長租型的設備,例如流理台通通拆掉,改為日租型。
而原本的設計圖一共有八個房間,因為採光不佳,所以決定犧牲一個,總共七個房間,交給李先生把隨意拍好的照片放上部落格,開始試賣。
完工日也從原本的23號完工,提前至20號,再經過後製,決定在聖誕節後一天,26日正式營業,開放check in。
從完工後到C/I,店裡面全都是拖把掃把…
宝宝萬萬沒想到貼在部落格上幾張咖啡廳的照片,讓三天的跨年檔期,七間全部賣完。
公寓在改造前原來的紅色地板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,這種歐洲的地板風格,台灣人比較不敢用。
三樓的房間內搭配原木家具,比如說用舊有的元素-木櫃,和新傢俱-衣櫥跟床結合在一起,營造像小木屋一樣乾淨、白色的簡約感。
房間的門也是舊有的,歐洲風西班牙式(大紅大菊是它的特色),相當漂亮。
這間房間燈光偏昏暗,灰色的窗戶搭配紅地板,住起來舒適感較佳。
衛浴設備採光也十分充足,窗戶對外,通風良好不潮濕。
淋浴下面用的是馬賽克磚,牆壁用亮面大塊磁磚,房子的管線也全部更新,並採用國外式超大蓮蓬頭,是宝宝自畫自作出來的。
隔層的採光也十分充足。
三樓往四樓的隔間,抬頭一看,可以看到一座漂亮的西班牙吊燈。
到了四樓的走廊上備有洗衣機和飲水器,提供給房客自由使用。
四樓有三間房間,以紅磁磚配上金色的窗簾為主題。
這間的衛浴外圍是用毛玻璃設計,潑了水也看不到東西。
因為沒有窗戶,所以裡面設有冷暖氣。
另外一間入口玄關的地板設計,我相當喜歡…
五樓位於夾層上,裡面有兩間房間,充滿濃濃的異國風情。
上去看看吧…
這讓我想到大雄的房間…
這兩間一間是用石板,屬義大利風格。
利用窗外香菇頭的排風系統製造通風環境。
另一間則是用木頭地板,窗簾用粉橘。
屏幕充分發揮自然光的功效,深具視覺效果。
設計理念
這一整棟總共可以住下20人以上沒問題,宝宝使用了許多大地顏色雕塑這間民宿,視覺效果相當強烈,光是地板跟油漆的顏色就選了三次以上。例如橄欖綠所代表的就是「生命食物」,咖啡色與樹地顏色代表大地,鵝黃的牆壁,讓光打下來,整棟呈現出南瓜橘色,代表食物。
所採用的顏色會跟天花板相呼應,生命的觸感,展現出滿足年輕旺盛生命力的豐足食物。
窗簾和地板顏色、格局設計要有match的效果,採間接光讓空間感變大,
大地色系風格也讓人感覺到舒適溫暖。
Tokokou × Tokokou
今年位在西城後面的三層樓還會陸續開放,每一層樓會有八個床位的通舖。國外線目前先開放給東南亞系的遊客,每一間都有第四台跟網路線,lobby也有無線網路。
價位方面先預告一下…
《農曆年前的價位》
平常日(日~四) - 雙人房/1200元 三人房/1400元 四人房/1600元(加一床200元)
週末(五、六) - 雙人房/1500 三人房/1700元 四人房/1900元
《農曆年後價位異動》
平常日(日~四) - 雙人房/1500元 三人房/1800元 四人房/2100元
週末(五、六)- 雙人房/1700元 三人房/2200元 四人房/2700元
而即將在今年六月完工的背包客通鋪,一個人只要450元,一層一個房間,約十坪大,八個床位,共有三層,兩個衛浴。
交通方面,距離西門捷運站1號出口約三分鐘路程,民宿後面設有公共停車場,一小時三十元,下午兩點後四十元,晚上十一點到早上八點,免費。
摩托車的話,可以停放在騎樓上。
西城咖啡的營業時間為 12 pm 到 12 am(週日和週一休息,住客除外)
「Sunrise」/Norah Jones
採訪編輯/TOKOKOU